近年因「葉問」興起一陣功夫熱﹐港產片和華語片便一窩蜂開拍功夫片﹐可是大部份只動作可觀﹐影片內容卻言之無物。。在這陣功夫熱當中﹐有一齣電影卻反行其道﹐打著功夫的招牌﹐反轉功夫電影的公式﹐在眾多商業武打片中﹐成為一股獨特的清流。
「打擂台」劉德華出資拍攝﹐大膽起用七十年代的武打明星﹐以過氣老人家當主角。電影很重舊時粵語片的風格﹐從譚炳民的旁白﹐到戲中的剪影定格﹐也都散發出濃厚的懷舊色彩。這電影有別於一般的英雄故事﹐主角是徹頭徹尾的小人物﹐到最後也沒有什麼幹出什麼英雄事蹟。電影沒有壞人也沒有奸角﹐戲中的二世祖態度囂張﹐但也只限於乞人憎﹐不算是大奸大惡之徒。反而他師父龐青和大師兄﹐還留有上一代習武之人骨風的影子。
電影中的動作場面不算多﹐但那幾場打鬥﹐沒有用快鏡﹐沒有遷就鏡頭﹐是拳拳到肉的真功夫。比起重著觀眾的視覺觀感﹐動作設計花巧奪目的其他武打片﹐這電影樸實歸實的打法反而有一種魅力。這除了是一齣很破格的功片片外﹐戲情還意外地感人。看見陳觀泰和梁小龍兩個師兄弟﹐人到中年才重拾鬥志﹐參加武術比賽重振師門﹐比很多青春片更加熱血。黃又南和賈曉晨明顯是配角﹐不過JJ今次當花瓶卻當得順眼﹐還能夠打兩拳一展身手。泰迪羅賓飾演的師父﹐昏迷三十年醒來﹐與時代脫節很搞笑﹐為本片上添不少觀樂﹐他臨終前最後一席話﹐更發人深省質問武術的意義﹐從而質疑功夫片的意義。
電影最終戰不是擂台比賽﹐而是發戰書在羅新武館比試﹐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﹐只為追尋更強的對手﹐從戰勝別人中挑戰自己﹐正體驗了羅新死前說的「擂台只是一個名字,到處都可以是擂台」。那一戰的戰果沒有峰迴路轉的結局﹐正如龐青說的拳怕少壯﹐梁小龍中年阿伯﹐打不過後生的李海濤﹐被打到跪在地上。聽了師兄的鼓勵﹐記起師父的說話﹐「唔打就唔輸﹐要打就一定要贏」﹐起身再戰百般英勇﹐卻最後體力不支倒地﹐雖戰敗猶大笑。對手似懂非懂﹐師父龐青上前說句﹐過幾十年你便會懂了﹐懂的便是習武人之道﹐單純追求真正一戰的心。
還記得很多年前﹐我與一位習武的朋友傾談﹐也曾聽過羅新師父相似的對白﹐「強身健體﹐可以行山﹐游水﹐踩單車﹐練武係用來戰鬥」﹐他慨嘆現代武術的末落。戲中龐青的新派武館﹐著重包裝宣傳﹐以賺錢為上﹐漸漸忘記武術的本質。只是教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繡腿﹐武術淪為表演功夫做騷。羅新門的舊式武館﹐卻像存在於另一個時空﹐那是講承師門派練武之心﹐一個很浪漫的武俠世界。或許不是武術末落了﹐而是現代的世界變了﹐武術再沒有戰鬥的用處。到處也可以是擂台﹐但現實不是一打一的擂台。以一敵百的葉問只會在電影中出現﹐現實有如「打擂台」的一幕﹐就算一對一好好打﹐也不夠一班拿武器的爛仔打﹐最後還是落得被人打破手打破腳﹐而一班作威作福的爛仔﹐卻又怕了有槍的警察。那練武的戰鬥目標﹐已經不是要對付外在的敵人﹐而是挑戰自己的極限。練武不是用來強身健體﹐正如對於一個游泳選手來說﹐游泳也不是強身健體﹐而是要游出更快的時間一樣。武術家的戰鬥﹐與運動員的比賽﹐到最後也是同一回事。
The post 打擂台 appeared first on 哲子戲 Philosophist’s Camp.